人勤春来早,眼下各地正积极推进农产品保供稳价,用科技赋能种子、农田、农机等要素,以产业振兴促农民增收,希望的田野上谱写着农业强国建设新篇章。 2022年,面对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交织叠加、破纪录的北方秋汛和南方极端高温干旱接踵而至、国际市场剧烈波动和农资价格高位运行的多重冲击,我国稳住了农业基本盘。2023年,做好“三农”工作,支撑保障全局大局的要求更高。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提出,协同推进产能提升和结构优化,协同推进成果巩固和农民增收,协同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。 农产品量足价稳 过去的一年,面对多重困难挑战,我国粮食实现了逆势夺丰收。粮食播种面积17.75亿亩、比上年增加1052万亩,产量13731亿斤、增产74亿斤,连续8年保持在1.3万亿斤以上,实现“十九连丰”,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。 当前,西南冬小麦进入拔节期、江淮即将返青、北方冬小麦仍在越冬,南方冬油菜正值越冬至抽薹期。今年,我国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,将稳面积、稳产量,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7.7亿亩以上、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1.3万亿斤以上;提单产、提自给率,力争玉米示范田亩产提高100公斤以上、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。各地正做好小麦、油菜的田间管理和春耕备耕,为下一季生产做足准备。 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是农业调结构的重点方向。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说,2022年大豆种植面积1.54亿亩,是1958年以来最高的 [1] [2] [3] [4] [5] 下一页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