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国家统计局8月26日消息,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王贵荣解读早稻生产情况。2022年,全国早稻播种面积稳中有增,单产持平略降,早稻产量实现增长。根据10省(区)早稻实割实测抽样调查结果推算,全国早稻总产量2812.3万吨(562.5亿斤),比2021年增加10.6万吨(2.1亿斤),增长0.4%。 一、早稻面积稳中有增 2022年,各地压实早稻生产责任,持续加强政策支持,全国早稻播种面积4755.1千公顷(7132.6万亩),比上年增加21.0千公顷(31.5万亩),增长0.4%。其中,浙江、湖北、广东播种面积分别增加11.1千公顷(16.6万亩)、6.1千公顷(9.2万亩)和5.7千公顷(8.5万亩),增长10.9%、5.1%和0.7%。 早稻播种面积稳中略增的主要原因:今年以来,国家继续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,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,增加资金投入,多措并举稳定双季稻生产。各地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,落实国家稻谷补贴、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、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,配套出台相关支持措施。浙江建立种粮成本与种粮补贴联动调整机制,实行全域水稻完全成本保险,对早稻实行订单收购全覆盖;湖北积极引导适宜地区双季稻扩面增量,充分挖掘面积潜力;广东出台扩种双季稻奖补政策,推进村企镇企合作,开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。这些政策措施进一步保障了农民种粮收益,充分调动农户种植早稻积极性。另外,上年华南部分地区气象条件较差,降水量偏少,影响早稻适时移栽,今年基本实现适期播种,面积恢复性增长。 二、早稻单 [1] [2] 下一页
|